1 数字化变电站的特点
(1) 一次设备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变电站内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被电子式互感器所替代直接向外提供数字式光纤以太网接口;站内采用具备向外进行数字通信的智能断路器、变压器等设备或者在这些一次设备就地加装智能终端实现信号的数字式转换与状态监测达到一次设备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要求。
(2) 二次设备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数字化变电站的二次设备除了具有传统数字式设备的特点外还具备对外光纤网络通信接口与传统变电站信息传输以电缆为媒介不同数字化变电站二次信号传输基于光纤以太网实现。
(3)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实现 IEC61850标准统一化
传统变电站中信息描述和网络通信协议标准的差异导致了不同设备间信号识别困难、互操作性差;数字化变电站全站通信网络和系统实现均采用 IEC61850标准该标准的完整性、系统性、开放性保证了数字化变电站站内设备具备互操作性的特点。
(4) 运行管理系统的自动化
在现有综合自动化系统已经具备较大程度的自动化特征的基础上数字化变电站在站内设备的互操作性、信号的光纤传输、网络通信平台的信息共享等方面进一步体现了运行管理自动化的特点。
2 光数字继电保护测试仪
数字化变电站的系统试验环境见图1F66光数字继电保护测试仪整合了 IEC61850光数字测试和小信号模拟量测试功能并可外接电流电压功放。机 身 配 有 4对 光 收 发 器提 供 针 对IEC61850标准规范中各种通信信息的有效编解码。同时其调试系统拥有完整解析保护模型文件能实现电流电压通道选择、比例系数、ASDU数目、采样率、GOOSE信息等配置可灵活方便地与各种型号保护接口。而 2组隔离的 12路模拟小信号输出可兼容测试各种接受电子式互感器信号的保护;或者连接各种品牌的功率源进行对普通保护与数字化保护的对比测试。另外拥有 8对开入量4对通用开出量4对快速开出量以及GOOSE信息报文能实现保护的完整闭环测试。内置 GPS可实现远距离同步输出;也可接入变电站同步电信号实现测试仪输出与变电站其他MU同步。
3 校验方法的比较与研究
在进行自切试验时以往需要几台仪器一起配合、几个人同时操作仪器就有 Dobel、笔记本电脑、602、电压表、电流表等。而数字化的设备进行试验时只需要 1台光数字测试仪和 1台笔记本电脑单人就可以完成自切以及其整组试验。为了让效验效果更接近整定值可对所有的校验项目编好相应的程序模板存入数据库针对原理相同而整定值不同的设备操作人员只需将数据库中的模板调出改变其中的参数就能实现 “一指化 ”操作。这大大简化了工作步骤减少了重复操作同时也降低了校验的出错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 10kV1、2分段自切试验中10kV2段失压自切动作后 (见图 2)合于故障后加速零流动作的操作界面截图。整组实验过程是:由于 2段母线失电低压启动检相邻母线有电经 2.7s跳开该失电母线主变开关合上 10kV1、2分段开关由于故障自切后加速零流保护动作跳开10kV1、2分段开关。由于所有的故障过程都已经通过软件事先设定完成因此在效验时就不需要其他人员配和模拟故障现场因此整个过程只需 1位技术人员就可以完成操作。以此类推其他的试验项目均可通过类似方式编程完成。
针对 以 数 字 信 号 输 入 并 通 过 光 纤 连 入GOOSE网的数字化设备相应的校验方法与常规的模拟量输入设备的校验就有些微的出入了*重要的就在于它的核心部位 GOOSE信号的传输
问题上了。针对每一个设备都相应的有其各自的cidgooseconfig文件在校验前首先需要用抓包软件进行抓包存入电脑然后就是对设备进行连接。目前的数字化变电站中的数字化一次设备和二次 智 能 装 置 均 按 照 全 站 统 一 的 标 准 平 台(IEC61850标准 )进行数据建模及通信并在此平台的基础上实现相互之间的互操作性因此在校验开始时都需要对操作仪器进行相应的 61850配置其中包括输出光纤配置及 GOOSE接点配置。光纤配置包括通道输出配置和 MU配置通道输出配置即为电流电压的相位配置而 MU配置则相应要复杂些其中包括:逻辑设备名 (LD-Name)、逻辑节点名
(LNName)、数据集名、目标MAC地址、APPID、VlanTCT以及 MU的通用配置:MU的版本号、Asdu数目、采样点数等。这些参数都可以从合并单元 (MU)上获得。一般 MU的通用配置同一个站内都相同而逻辑设备名、逻辑节点名每个设备都有**的数字与之对应。配置完了 MU接下来还需要进行 GOOSE接点配置只有倒入了每个设备相应的这些模型文件才能正确配置他们各自的 GOOSE接点。配置完61850后需将其下载入系统这样就可以进行相应的继保校验了操作方法和之前介绍的小信号出入设备的校验方法相同。
4 结语
本文介绍了针对数字化保护设备的校验仪器和具体的校验方法由于目前针对数字化变电站设备还没有一套统一、详细的校验规程通过现有的校验仪器和新的校验方法对设备进行**、有效地校验确保其投运后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是应实现的目标。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5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