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变电站测试技术概述
传统的基于单类装置的测试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进行性能测试的要求。因此,需研究数字化条件下适应智能变电站技术应用特点的装置及系统测试方案、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规约的变化、结构的变化、网络技术的应用、新设备的应用等方面。装置本身的变化智能变电站实现互操作的技术理念必然引起对整体性能调试的需求,传统保证自我正常就可以,现在还要保证别人正常,都正常时还
要交流不出问题,因此重视整体性能测试。
2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测试技术区别
常规变电站测试主要重点考虑以下技术内容:电气二次图、电缆清册,端子间由电缆对应联接,图纸直接反映二次设备原理、功能和设备间相互关系。智能变电站测试主要重点考虑以下技术内容:数字化网络通信,设备间物理连接关系与逻辑联接关系交织,传统物理端子消失,替代为虚端子、GOOSE配置表、网络结构图、交换机端口配置图等,不能完全通过点对点的物理联接确定设备间的关系。传统二次设备检电缆硬连接关系相当于简单的动作指示,智能站基于61850建立的互操作关系相当于复杂的语言沟通。
3 智能变电站测试基础
3.1 智能变电站测试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相应的工具再好的测试方法也没用。比如对电气量的测量,传统的用于测模拟量的万用表、卡钳式的表计无法应用。提到
的工具及后面的测试项目重点针对光纤传输、网络通信等特点,传统测试不作重点。列出了一些常用设备,测试的基础主要针对智能变电站技术特点,包括以下主要设备:数字继电保护测试仪、光电转换器、电子式互感器校验仪、标准时钟源、时钟测试仪、光功率计、激光笔、误码仪、可变光衰耗器、网络记录分析仪、网络测试仪、分光器、数字式万用表等。
3.2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熟悉全站SCD文件和装置的CID文件。掌握采样值报文的格式(每个通道的具体定义),掌握GOOSE报文的格式(虚端子数据集的定义及对应关系)。掌握全站网络结构和交换机配置。
4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主要技术
4.1 主要测试内容
规约测试:即一致性测试,不作为介绍重点,通常认为进入工程调试环节的装置均已满足一致性测试,装置*为智能变电站应用*基本的前提条件。模型测试:检查提交的各种文件是否齐全和设备控制版本是否正确;对装置配置文件(ICD)进行正确性检验;检验被测装置的各种模型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
关联测试:后台与装置间建立关联关系及各种变化的测试。
GOOSE及SV测试:测试被测装置能否正确订阅采样值SV报文以及GOOSE报文,检测装置能否正确发布GOOSE报文,检测保护控制装置的采样值SV 的有效值准确度及相位准确度。
4.2 主要测试方法
光端口发送功率测试方法:用一根尾纤跳线(衰耗小于0.5 dB)连接设备光纤发送端口和光功率计接收端口,读取光功率计上的功率值,即为光纤端口的发送功率。
光端口*小接收功率测试方法:将光源及光功率衰耗器串接入光纤输出口,调整光功率衰耗器至通信断链,用光源的发送功率值减去光衰耗器的衰耗值得
到光口的*小接收功率。不仅适用于保护装置。用数字继电保护测试仪给被试继电保护装置施加相应的电流、电压量,观察继电保护装置面板显示量值并与测试仪施加量值进行比较,记录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值、动作时间。
智能终端与保护装置之间的通信断续测试:保护装置与智能终端的GOOSE通信中断后,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保护装置液晶面板应提示应提示“GOOSE 通信中断”且告警灯亮,同时后台应接收到“GOOSE通信中断”告警信号;当保护装置与智能终端的GOOSE通信恢复后,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保护装置液晶面板的“GOOSE通信中断”消失,同时后台的“GOOSE通信中断”告警信号消失。采样值传输异常导致保护装置接收采样值通信延时、发送间隔抖动、采样值丢失数量超过保护设定范围,相应保护功能应可靠闭锁,以上异常未超出保护设定范围或恢复正常后,保护功能恢复正常。
4.3 继电保护测试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测试过程中要分析保护发出的报文,需要通过光电转换器与电脑联接,当然具备条件的话也可以将保护接入具备报文分析功能的网络分析仪或录波器。除远方操作压板、检修压板采用硬压板外,其他压板应采用软压板。检修压板投入时,上送带品质位信息,面板指示灯或界面应有明显显示,参数、配置
文件在检修压板投入时可下装,下装时应闭锁保护;检修压板退出时,面板指示灯和界面显示恢复正常,参数、配置文件不可下装。
SV 接收软压板投入时,加入的模拟量被保护装置参与保护计算,对应的模拟量显示正确,断开对应间隔的通信接口后,保护装置报对应间隔通信异常告警报文;SV接收软压板退出时,加入的模拟量不参与保护计算,断开对应间隔的通信接口后,保护装置无对应间隔的异常告警报文。
5结语
应用了数字采样技术、同步采样技术、网络传输技术、信息共享技术的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相比,其整个二次系统的整体架构、配置及与一次系统
的连接方式均有较大变化,新型智能设备的性能及各设备间的整体配合成为确保变电站运行可靠的重要因素。
因此,需要突破原有基于单装置性能测试的试验方法,针对各种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研究新的测试方法,开发新的测试工具,提高调试效率,保证工程可靠应用。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5121号